閱讀意見 從是非價值太過單一的現在,用小說回望情欲衝撞的年代 發表於 25 2 月,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: Unsplash 文/祁立峰 我跟陳醫師是臉友,我知道他有寫一些類型小說,尤其是我嗜讀的推理懸疑,但我其實不知道他早於1995就曾以〈好男好女〉這部小說獲時報文學獎,後來選入爾雅的年度小說選。 完整文章
好書秒讀 強迫孩子分享玩具,可能只會失去禮讓的本意 發表於 25 2 月,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: unsplash 文/微微老師(李祐萱) 這個下午小介玩得好開心,離開前還依依不捨地說下次還要再來。爸媽接著帶爺爺奶奶到海邊看海品嚐下午茶,小介也在海邊的沙灘上玩,不久後來了一位小女孩(大約3歲左右)想要和小介玩,爺爺看見這樣的狀況馬上拿了小介的沙灘玩具給小女孩,並邀請小女孩一起加入玩扮家家酒。不過爺爺的這個舉動卻讓原本開心的小介瞬間變了臉,「不行!那是我的挖土機,不行借妹妹。」小介順手又搶了回來。 完整文章
好書秒讀 我到了首爾才知道,原來陽光還得另外花錢買 發表於 25 2 月,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: unsplash 文/李惠美;譯/陳品芳 我們從資料上就能明確地判斷,沙斤洞的套房建築中,十棟有八棟是「新蟻居房」,也就是說,青年族群即使負擔高額月租,仍然只能住在蟻居房裡,但我不能因此就草率地將事情寫成新聞。我還沒實際跟住在新蟻居房裡的人見過面,也沒有親眼見過內部的環境如何。不過如果我一五一十地把目的說出來,肯定會被趕出社區,落得跟採訪蟻居村時一樣的下場。 完整文章
好書秒讀 開心放假之餘,妹妹突然問我:「媽媽,二二八是什麼事情?」 發表於 25 2 月,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: wikipedia 文/羅怡君 剛放完寒假三天,緊接著又是二二八連假。妹妹開心之餘,突然問我:「媽媽,二二八是什麼事情?為什麼可以放假呢?跟二二八公園有關係嗎?」 這題的歷史分量很重,而甚至我們自己都還沒弄清楚。 二二八事件的起點「天馬茶房」,就在我們家附近。三不五時地可以看到導遊帶著日本客、香港人,圍著一塊石碑解說,然後去繞繞大稻埕、迪化街。我猜二二八在整趟旅程的角色,大概也就這麼點時光了。 完整文章
華文市場 詹宏志週三讀書會線上直播暨中央書局年度講座募資計畫 發表於 24 2 月,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:中央書局、新經典文化提供 創立於 1927 年的台中中央書局,曾經是全台最大漢語書局,當年到日本遊學的莊垂勝與台灣仕紳林獻堂受到法國沙龍、英國俱樂部的文化薰陶,宣示成立「中央俱樂部」,第一個項目(也是唯一完成的項目)就是創立了「中央書局」。這群中部在地仕紳為了培養台灣年輕世代世界眼光,募資辦學創辦書店,更透過新式聚會打造吸收文化新知的空間,影響了無數人。60 完整文章
閱讀意見 【讀者舉手】身處粗糙現實,她仍活出自己的格調 發表於 24 2 月, 2021 By 讀者投稿 Photo Credit: Pakutaso 文/艾虔 《有型的豬小姐》是李維菁的散文集,書名頗爲奇特,來自早年的美國布偶電視劇,一隻風情萬種又兇悍的美女豬。然而,李維菁並不像電視劇裏的豬小姐老是欺負大青蛙,反而常常咀嚼生活、職場的苦澀,帶著累累傷痕,期許自己展現優雅有格調。其實,爲人處事若能偶爾跋扈像豬小姐,或許有益心理健康,至少自己心裡痛快一點。 完整文章
華文市場 【一週E書】他們原以為只是寄生,卻發現此生無力翻身。 發表於 24 2 月, 2021 By 犁客 Photo Credit: Unsplash 文/犁客 看過《寄生上流》,都會對主角一家住的半地下室印象深刻。 窗戶有一半埋在人行道之下,噴灑在地面的消毒粉會直接灌進屋裡的主要生活空間,廁所的位置反倒在屋裡的相對高處,而且要在那裡才容易收到附近的免費Wi-fi訊號。 完整文章
好書秒讀 窮人的氣味嚴禁越界,滿是活人棺木的首爾蟻居村 發表於 24 2 月,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: unsplash 文/李惠美;譯/陳品芳 那間房間有味道,並不是潮濕的霉味,也不是因骯髒而令人瞬間皺眉的汗味,而是太久沒有清洗的棉夾克所發出的酸腐味,是下雨時地鐵一號線的棉布椅會發出的味道,是即使屋內放了由鄰近幫助蟻居村居民自立的「蟻居諮詢中心」所做的「石膏芳香劑」,仍無法掩蓋的獨居老男人味,是令人生厭的貧窮味,是都市貧民的味道,更是孤獨的味道。 完整文章
好書秒讀 爸爸寫給女兒的經濟學情書:察覺銀行的黑魔法幻象 發表於 24 2 月, 2021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: unsplash 文/雅尼斯.瓦魯法克斯;譯/黃書儀 在我撰寫這本書的此刻,我的國家希臘,也是妳的國家─即使妳居住在澳洲,正在經歷這種苦難。澳洲、美國、英國以及多數的歐洲國家,都在歷經一個類似一九三○年代所發生的經濟大災難。 完整文章